今天,小編在網上無意間看到網友發過來的一組六七十年代的宣傳畫,看后激動萬分。
小編是個80后,完全沒有經歷過毛時代,但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通過與一些老同志的交流,也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口中,多少對毛主席時代有了了解。
再通過這18張毛時代留下的宣傳畫,小編對那個時代就有了更加感性的了解。
圖一:書記這月又滿勤。
那時候,我們共產黨的干部是如此勤懇地為人民服務,他們甘愿當人民的勤務員。
圖二:人民的勤務員。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民的勤務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個大家相互服務的社會,不好嗎?
圖三:紀念碑前講傳統。
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當年的那些革m前輩到底是為什么來參加革m的?
圖四: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太美了,人的心靈美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東西。
圖五:邊防戰士送羊羔。
毛主席給我們人民軍隊的任務之一,就是為人民服務。
圖六:老爺爺走好。
現在要扶人過馬路,需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
圖七:歇晌。
圍在一起,嘮嘮家常,暢想著公社未來的美好前景。
圖八:幫小同學縫鞋帶。
這幅畫太有愛了。
圖九:宣傳總路線。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聽起來都來勁!
圖十:赤腳醫生上炕頭。
那時的醫患關系是這樣的,好生羨慕啊。
圖十一:我愛祖國的藍天。
小小的心中,就開始生長出保衛祖國的壯志。
圖十二:耐心教,虛心學。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圖十三:農村放映員。
這個場景小編還經歷過,大概上了高中之后,農村就沒有這種露天電影了。
圖十四:鄉村女郵遞員
那時候的信總是很慢,但又總是令人期待。他們郵遞員送來親人的信,帶來好的消息,人們都很尊重這個職業。
圖十五:赤腳醫生訪藥農。
中醫藥是個巨大的寶庫。
圖十六:曙光初照演兵場。
這是民兵訓練的場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圖十七:婦女能頂半邊天,敢教日月換新天。
毛主席是中國婦女的解放者。
圖十八:農奴的女兒上大學。
是毛主席,砸碎了西藏農奴的千年鎖鏈,讓西藏由奴隸社會一步跨越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小編在看到這些圖片,寫下這些文字時,內心是激動萬分的。
因為,就在今天,我們的一些宣傳畫卻刻意抹去了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
看看這些毛時代宣傳畫中所展現出來的毛主席的功績,看看毛主席所帶給這個古老中國的勃勃生機,那些抹去毛主席像的設計者們、那些廣告公司的設計人員、那些負責審核把關宣傳畫的干部,難道心不會痛嗎?
在此,小編要特別感謝這些宣傳畫的作者,感謝他們高超的藝術筆法,將那個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已經很久遠的時代,用那么形象的方式給高度凝練地表現出來。
小編也是十分欽佩毛主席時代的文藝宣傳工作者,他們如果不緊跟時代脈搏,如果沒有豐富的社會實踐,沒有深入工農群眾的生活體驗,沒有較高的無產階ji覺悟和對勞苦大眾的階ji感情,是創作不出這些順民心、接地氣的宣傳作品的,是創作不出讓50年后的習慣了高清大圖的年輕人依然震驚和心動的作品的,是創作不出能夠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的。
是的,我們今天設計創作宣傳畫真的太簡單了,我們用上了電腦,直接在互聯網上可以下載各種各樣的底版,可以隨便復制各種各樣的圖片,然后隨便組合在一起,就能成為一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但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宣傳畫,卻失去了吸引民眾的、教育群眾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
這樣的宣傳畫,已經不是作品,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思想,只有了技術與炫技,雖然可以做的比毛時代的宣傳畫要高清得多,要像素高得多,但卻不能震撼人心,卻不能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宣傳畫,遲早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我們已經看到,海口市憲法主題公園中的問題宣傳畫已經被撤下;我們已經看到,寶雞市開始撤下抹去毛主席像的問題宣傳畫;我們希望這樣的行動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我們更希望,今天的文藝工作者,能像當年毛時代的藝術家們一樣,深入生活,創作既有好的藝術表達形式又有好的思想內容的作品。
我們希望,今天的設計人員,能學學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這應該成為我們創作的指南!
我們期盼著……
紅色小兵
2020年5月2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z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