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抗美援朝,今天中國抗擊美國的能力增長了多少
張志坤
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國人民正在進行新的抗擊美國霸權打壓遏制的事業,從“抗”的角度來說,這堪稱是七十年一輪回,那么,對比七十年前和七十年后,中國抗擊美國霸權的能力有了怎樣的發展變化呢?
首先,歷史的大背景與大環境變化巨大
抗美援朝的中國歷史大背景,是那時的中國剛剛宣布自己“站起來”,就在“站起來”之后要往前走兩步的時候,朝鮮戰爭不期而至,戰火迅猛地延燒到鴨綠江邊,“站起來”的中國是否還能站得住,面臨直接而艱難的考驗(參閱筆者文章《“朝鮮引發中美對抗說”有悖史實》)。能不能戰勝這場大考,關系中國能不能真正“站起來”,關系中國能不能“站得住”、“站得穩”。
現如今中國抗擊美國霸權的大背景,是如今中國正走在“強起來”的路上,就在這將“強”未“強”之際,美國發起了對中國凌厲而全面的戰略打壓圍剿,使得曾經據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美關系急劇地轉變為激烈的對抗。中國是否能真正實現“強起來”的目標,由此面臨嚴峻的考驗(參閱筆者文章,《只有在霸權面前“強起來”,才是真正的“強起來”》)。這同樣是一場空前的歷史大考,能不能戰勝這場大考,關乎中國“強起來”能不能最終得以實現,關乎中國能不能在“強起來”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其次,今日中國非復當年中國,已經擁有突出的戰略能力,具體表現在:
第一,力量對比極大改觀
當中國剛剛“站起來”之時,這個國家可謂百廢待興,幾無什么經濟實力與技術力量可言,而美國責是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仍處于二戰后的生產制造高峰之中,中美之間簡直不可相比擬。兩國的軍事能力嚴重不對稱,美國擁有核武器,距離上一次戰場使用才僅僅過去五年;擁有襲擊轟炸中國本土的強大遠程打擊能力,美國能打得著中國,中國卻對美國本土無能為力;美國陸海空三軍鼎立,而中國則基本沒有海軍,空軍要在戰爭中邊打邊建,陸軍也只有人數上的優勢,等等。如果說不利條件的話,當時的中國可謂般般具備,所可恃者唯有不屈不撓的勇氣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有人說,現代化戰爭就是打后勤,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抗美援朝這場現代化戰爭中國完全沒有資格打、沒能力打,打了必輸無疑。
現在則完全不同了,現如今中國擁有雄厚的物質實力,在實體經濟與工業制造 方面,中國同美國不相上下;軍事戰略實力同美國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對稱性,全球核威懾能力堅實可靠,遠程打擊能力相當強大;可以同美國進行軍事較量的手段、戰場與空間都有了極大的進步,等等。中美之間實力對比的天平對比過去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第二,戰略環境更加有利
新中國成立之初,盡管中蘇結盟,中國背后有一個相當強大的社會主義集團,但總體上所面臨的戰略環境相當惡劣:逃到臺灣的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不甘心自己敗亡,竊據大量沿海島嶼,伺機對大陸反攻竄犯,西藏問題還沒有解決,達賴集團離心離德,幾百萬國民黨地下潛伏敵特伺機而動,無數土匪在各地興風作浪,國內不穩,內戰并沒有結束;國外反華敵對國家眾多,對中國形成包圍封鎖,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印度支那法國殖民者要再次進行殖民統治,侵略戰爭如火如荼,印度對西藏野心毫不隱諱、昭然若揭,而承認新中國的國家寥寥無幾。內外合流,新中國面臨被扼殺的現實危險,戰略環境總體上說相當險惡。
比之于當年,現如今中國的戰略環境有了根本性的改觀。盡管筆者從來不同意曾經出現的有關當今中國外交才是大外交、中國戰略環境無比寬松、戰爭危險微乎其微的鼓噪忽悠,但總體而言并未出現生死存亡的危機。且雖然挑戰存在并相當嚴峻,但中國完全可以從容應對,掌握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如果運用得當,綜合發揮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作用,中國完全能夠做到聚焦力量、專注一方,而不必四面應對、四處滅火;如果進一步敢于做戰略上的突破,中國還有推動全球戰略格局發生結構性巨大變化的有力杠桿,總之,客觀環境與客觀條件要比抗美援朝那時代好很多。
第三,時間站在中國一邊
七十年前抗美援朝的時候,中國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打出了威風也打出了信心,為此毛澤東主席能夠豪邁地宣告,美帝國主義想打多久就打多久,我們奉陪到底,充分展示了新中國偉大戰略氣派。說雖這樣說,但這場戰爭對中國卻不宜久拖,而應盡早結束戰爭,使新生共和國的工作重心轉到國內事務上來,轉到國家經濟發展與政治建設上來,這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此之時,時間并未更多地站在中國一邊,戰爭長期化發展對中國弊大于利。
但是今日之中美對抗卻與此相反,現如今時間站在了中國一邊。對于正深化發展的中美戰略對抗,中國完全耗得起、熬得住,而且時間越久越有利。可以預見,此次中美對抗將延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通過這樣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國可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增強實力,縮小同美國各方面的差距,在一些關鍵與要害環節趕上乃至超過美國;通過這樣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國可以進行深度調整,實現戰略轉型,完成戰略上更強有力和更高水平的自主自立;通過這樣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國能夠從根本上改善人民大眾的思想輿論環境,借助于來自霸權的反面教育作用,促進中國人民政治與戰略覺悟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正因為這樣,所以,筆者以為,現如今中國完全不必急于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就這樣發展下去,對中國而言就是利大于弊。
最后,還不能不認識到,現如今中國仍然存在突出的短板,具體表現在:
一是崇美恐美媚美之風依然嚴重,面對美國的打壓遏制,相當一些中國人還沒有樹立起敢斗必勝的信心與勇氣, 對美斗爭決心不足,各種妥協綏靖的論調大行其道。這等情形,比之七十年前還更加嚴重;
二是對美國對中美關系幻想嚴重,始終留戀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中不能自拔,始終夢想繼續同美國“風雨同舟、殊途同歸”,始終指望美國霸權能高抬貴手認可同意中國實現崛起復興,始終指望霸權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放下屠刀拿出慈悲心腸,始終期盼美國霸權把中國共產黨當做親密的戰友和同志……種種幻想深銘深刻,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
三是關鍵與核心技術能力受制于人的情況嚴重。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可謂盡人皆知,這里就無須贅述了。
上述這些短板,給中國新的抗美斗爭造成嚴重的干擾與破壞,是相當嚴重的負面要素。紀念抗美援朝,就要圍繞歷史經驗與現實問題進行認真而深刻的戰略反思,一切愛國的中國人都要懂得,沒有粉碎美國進攻的能力,美國霸權就不會自動放棄顛覆扳倒中國的既定戰略,沒有抗衡與抗擊美國的力量,美國霸權就不會同中國休戰止戰。
因此,為著取得新的抗美抗霸斗爭的勝利,中國應在全面總結七十年前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大力做好戰略斗爭領域“強弱項、補短板”的各項工作,把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落到實處,見到實際的成效。
相關文章
- 我們不是靠落后戰勝美帝國主義的
- 七十年前,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 “鎮反”運動,為抗美援朝肅清“第五縱隊”
- 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各方的能力和意圖看毛澤東主席的戰略遠見
- “人民信任”:抗美援朝勝利之本
- 一個班給一份,我們就把他們留下了!
- 六公主的節目單公布!一連七天,抗美援朝?
- 評沈志華學派對抗美援朝戰爭前三次戰役勝利的否定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抗美援朝70周年兼評沈志華學派否定抗美援朝戰爭正義性之十四
- 朱冬生:洪學智回憶抗美援朝戰爭
- 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 ——在天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學習討論會上的發言
- 為什么要抗美援朝?
- 為什么說中國的抗美援朝是正義之戰?——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抗美援朝70周年兼評沈志華學派否定抗美援朝戰爭正義性之十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z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