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為什么還不制裁在華美企反擊美國?
左大培(2020年10月2日)
幾十年來,美國經常為推行其世界霸權而以各種方式制裁中國企業。自兩年前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變本加厲。先是切斷對中興的芯片供應,隨后就把華為作為其重點打擊對象,最近更瘋狂到連制造芯片的中芯國際都列入打擊對象。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芯國際施加出口限制,要求美企對其供貨時首先獲得許可,而有消息稱目前中芯國際高達一半的生產設備來自美國。
事實已經證明,忍受美國打擊中國企業的行為而不進行反擊,只會鼓勵美國此后更加肆無忌憚地進一步打擊迫害中國企業。早在美國第一次制裁中國企業時就應當以狠狠制裁美國企業作回擊。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一直沒見到以嚴厲整治在華美企的方式對美國的無賴行徑做任何反擊,甚至幾乎見不到制裁美國企業的行動。
到目前為止能公開見到的是:
2020年8月中國宣布制裁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其斷供稀土。當月中國列入制裁清單的還有美國雷神、蒙士科、通用動力、BAE系統等公司,禁止其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但是據我所知,雷神等公司是美國軍火企業,美國本來就不許這些企業向中國出售產品,中國禁止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它們幾乎沒有任何傷害,根本不可能形成對美國的任何回擊。
美國打擊迫害中國企業的行動往往由商務部出面。而仿照美國組建的中國商務部在干什么呢?至今沒見到它作任何制裁美國企業的行動來回擊美國。我們只見到2020年9月19日中國商務部網站上的消息說,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從即日起開始實施《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將依據該規定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清單中的企業加以限制,甚至禁止其在華投資。這樣一個可能打擊美國企業的措施是千呼萬喚才出來,但是出來的仍然是一個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制裁任何一個美國在華企業的具體措施。
其實,就是從真正能打疼美國對其形成震懾的角度講,打擊在華美企才是真正對美國制裁中國企業的有力反擊。在華美企所獲利潤增加了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增加了美國人的收入。打擊在華美企使它賺不到錢會減少美國人的收入,這才是對美國的真正痛擊。要是早早下狠手驅趕那些在中國大賺特賺其錢的美國企業,美國絕不敢這樣瘋狂地打擊迫害中國企業。
由此可知,如果美國再敢對大批中國企業實行制裁,一道不準任何美國企業在華繼續經營的禁令就會讓它知道中國的厲害,讓它嘗到打擊迫害中國企業的苦頭,讓它在這樣的事情上收斂。不過,要求這樣行動肯定會難為了那些商務部的老爺。他們歷來繼承前外經貿部的遺志,以為外企賺錢服務為宗旨,絕不會干全面驅趕外企的事。
于是商務部剩下敢干的,就只有制裁個別的美國企業了。但就是制裁單個美企也并不缺乏理由。
就反擊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擊迫害來說,最明確的反擊應當是:制裁參加制裁中國企業的美國企業,不準這樣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經營,不準購買其產品進口。凡是參加了制裁中國企業的美國企業,我們都有充足的理由這樣制裁它們。
美國現在最常用的制裁中國企業的理由,就是中國企業威脅了它的國家安全。而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最應當受到制裁的應當是美國的可口可樂。人所共知,美國可口可樂的飲料配方對外高度保密。這是對中國食品安全最嚴重的威脅。正常的政府管理就應當要求可口可樂報告其飲料配方并經有關政府機構核準,可口可樂如不執行此項要求,就應在國內禁售可口可樂。但是至今為止,我們不僅沒有見到商務部對此采取什么行動,甚至也沒見到食藥監局這樣的政府機構對此吭過一聲。
就連WTO也有一些例外條款,允許一國在其某個產業陷入困境時采取緊急救助措施保護本國產業。目前中國汽車產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最突出的就是美資的汽車企業。其實這些美國車企早就被德日車企擠得活不下去,靠到中國來搶市場才維持住了賺錢不倒。現在,就是為了維持中國的汽車產業,也應當把這些只為自己賺錢而給中國汽車產業添亂的美國車企趕出中國了。
現在的形勢需要嚴厲制裁美國的在華企業,也有充分的理由制裁許多美國的在華企業。而不僅商務部不行動,別的政府部門也未見其行動。它們在等什么呢?還是它們就想永遠不行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z1226)
